东辛店镇做强做大生态农业配套基础设施——景美路畅引客来
“喂,你好,我给你留出2分地。”4月20日一大早,李明涛的手机便响个不停。“春天来了,预约认种菜地的城里人越来越多。”李明涛一边忙着准备农具、种子,一边联系“业务”。
李明涛是庆云县东辛店镇北赵村党支部书记,他于2018年上任后,发现村内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不少土地种上了树,甚至长草闲置。次年,李明涛决定带领村集体成立合作社发展丝瓜种植,引导农户土地流转,争取地块成片连方。发展至今,合作社共有大棚11个,不仅卖丝瓜,还“卖”起了菜地,年均净收入35万元。
从撂荒闲置,到如今的产业园,在东辛店镇,不止北赵一个村。2017年,庆云县获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该镇立足实际,鼓励各村党支部带头成立合作社,发展特色种植。
如今,该镇南赵村发展起了金银花种植,大范村种起了板蓝根,万粮张村建起葡萄产业基地,大李村发展起蔬菜种植基地。全镇形成了以国道339为轴,路北发展果蔬种植,路南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有了产业带动,东辛店镇发展农业的底气更足了。但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短板也暴露出来。“村里的路都是土道,非常窄,农产品运送特别麻烦,更别提来咱这认种菜地了。”谈起以前的发展困境,李明涛感慨说。交通扶贫好政策,为东辛店镇带来了希望。“如今,公路通到了村口,我们迎来四面八方的游客。”李明涛自豪地说。4米多宽的柏油路,走得了运货小***车,也跑得了旅游大巴。自2018年以来,该镇累计新修道路30公里,硬化通户道路15万平方米,群众出行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大大改善。
道路通了,东辛店镇政府又琢磨着发展生态旅游。该镇距离庆云县城区、乐陵市、宁津县,河北沧州、盐山都仅有半小时左右车程,交通区域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东辛店镇组织各村以特色种植为媒介,发展金银花、葡萄等中药材及水果蔬菜采摘,建起薰衣草庄园、月亮城堡等休闲打***地,建设了镇槐荫文化馆、南赵乡村记忆馆。2020年,该镇客流量达到1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超百万元。
“为更好地服务游客,我们组织各村对村路进行绿化、美化,新建了停车场、厕所等服务设施。”党委副书记、镇长张书明说,“我们还修订了村规民约,规范从业人员经营行为,干群一心努力把东辛店镇生态旅游的牌子擦得更亮!”
如今,乡村美了,产业旺了,人才开始回流。近两年,东辛店镇有百余名年轻人返乡创业,各类民宿、餐饮点陆续发展起来,村民不仅在村里合作社有分红,务工还多了一份收入。
□本报记者徐冬晓本报通讯员马俊良陈文彬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