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沧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洞察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研究

admin6个月前 (09-28)沧州产业信息18

  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位于国家级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规划面积28.29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0平方公里。在河北省、北京市、沧州市和沧州渤海新区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生物医药企业迅速聚集,园区发展初具规模。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已成为协同发展典范,2018年中央电视台首期《焦点访谈》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

  生物医药产业是沧州市六大新动能之一和沧州市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是河北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河北省《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发布与实施,

  生物医药产业将迈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本文就园区产业发展情况做简要梳理,供关注沧州临港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企业和专家以资参考。

  2014年11月,园区通过了北京经信委组织的医药产业转移基地比选推介会,蕞终北京经信委确定将医药园区作为北京医药产业转移承接地。

  2015年1月,河北省工信厅和北京市经信委代表双方政府,签订了北京市和河北省政府层面的合作共建协议,22家北京医药企业签约入驻园区。医药园区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承接京津医药产业转移,打造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区。

  2016年7月,国家食药监总局正式批复,对北京医药企业组团进入园区的项目,由北京食药监局审批和监管。北京食药监局通过延伸监管方式负责企业的GMP认证,新厂区生产的药品还可以继续使用“京字号”药品批准文号。此政策的突破,大大缩短了企业投产周期,同时为北京保留了原料药产业,有效地促进了北京医药产业的发展。临港开发区也借助北京医药产业转移,实现了由传统精细化工产业区转型为专业的医药特色产业园区,实现了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实现了三方共赢。

  经过短短三年多的发展,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和产业地标,汇聚了京津冀地区众多知名药企,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一些南方发达地区的医药企业及与之相关的服务外包型企业也将北方市场战略布局瞄准了这里。可以说,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截至目前,已签约项目140个,总投资443亿元。落地项目共计72个,其中竣工项目28个(投产及试生产项目20个)、在建项目20个,另有24个项目已取得土地证正在办理开工前手续。已完成北京GMP认证项目9个,已全部投产或进入试生产。在已签约项目中,北京项目共计95个,总投资270亿元;签约天津项目19个,总投资61亿元。在渤海新区管委会、党工委的大力推动下,与天津医药集团合作共建的天津·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已有2家企业开工建设。

  适应新常态,贯彻新理念,医药园区在服务于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同时,按照渤海新区要求,按照“六个更加注重”原则,即“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引领、更加注重规划引领、更加注重制造业发展、更加注重集约发展、更加注重外向型经济”,严把项目关,引进带动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优质项目。

  医药园区已引入上市公司12家、高新技术企业61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4家(天津医药集团、泰德制药、华润医药、石家庄四药)、外资企业7家(华润、珐博进、康蒂尼、泰德、恒心制药、石家庄四药、多卫捷)。

  1.1类新药为全球首创药,园区引进生产国家1.1类新药项目8个。分别为珐博进医药治疗肾病贫血症的罗沙司他,康蒂尼药业治疗肺纤维化的吡非尼酮、治疗肝纤维化的羟尼酮,北京协和药厂治疗肝炎的双环醇,银谷制药治疗感冒后鼻炎、过敏性鼻炎的苯环喹溴铵,康辰药业治疗头颈癌和原发性肝癌的盐酸洛拉曲克,华素制药高效镇痛药*********************和抗眩晕药盐酸苯环壬酯片。此外,联馨药业治疗抗凝血的(肝素的替代品)的SAR、泰德制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TDI-01、TDI-05、TDI-06,两家企业的新药正在做临床试验。

  目前,入区企业的产品以抗瘤药、高血压、心脑血管等领域的高端药为主,部分企业的产品市场份额超过50%,基本处于医药行业的高端水平。例如,北陆药业生产的九味镇心颗粒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北京斯利安药业的鱼精蛋白为市场紧缺药品,该企业为国家指定的唯一保护生产企业;联馨药业的人工麝香为国家机密产品,企业为唯一生产厂家;金城泰尔制药的硝呋太尔、北陆药业的医用造影剂、斯利安药业的叶酸等单品,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0%。这些项目的建设对推动河北省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落实创新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重点建设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沧州创新研究院、化学药品研究开发公共实验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试基地)以及分析检测中心5个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从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完整、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助推开发区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

  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是开发区落实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又一标志性亮点工程。沧州市政府、南开大学代表于2018年6月20日正式签署了研究院合作共建协议。研究院建成后,将在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和高级人才引进等方面开展系列工作。经过一年建设期,研究院于2019年11月14日揭牌正式投入运营。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沧州创新研究院主要依托火箭院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有效整合各类优势资源,以沧州市及渤海新区先进煤气化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打造国际一流的产学研联合研发机构,重点在煤气化、氢能利用、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工作。

  化学药品研究开发公共实验平台将借鉴国内知名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公司模式,打造新药研发平台和符合GMP标准的柔性生产车间,满足多品种、小规模的药品生产需求,吸引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来开发区开展新药和仿制药的开发工作。目前,化药孵化平台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计划于2020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

  分析检测中心依托沧州普瑞东方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开发区高级医药中间体分析检测中心,为区内企业及各创新平台提供分析检测服务,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营。

  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试基地),占地40亩,重点服务于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及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发展需要,从事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扩大实验和中试生产工作,计划2020年8月投入运营。

  开发区设立3支国有产业基金,一是规模2030万元的沧州渤海新区创兴天使生物医药创业有限公司,重点用于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二是规模1亿元的沧州渤海新区创兴创业高新生物医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的高成长性企业;三是规模为1亿元的沧州临港兴园高新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旨在助力区内企业做大做强,快速进入资本市场。这是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开发区为区内种子期、初创期,初步成长期、快速成长期及成熟期企业量身打造的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服务体系

  为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设立了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和化工技术转移中心。

  综合服务中心依托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建设,下设前期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公共服务运营平台和培训中心,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综合服务中心共为64家企业提供了600余次服务。

  化工技术转移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化、科技服务集成化、技术交易市场化,打通技术和市场的“蕞后一公里”。目前,化工技术转移中心先后开展多次入企调研活动,已与京津冀55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帮助区内企业技术对接161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36项。

  有效提升开发区科技创新软硬件环境。临港开发区成立了沧州临港兴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与运营,构建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吸引高端人才来开发区开展科研工作,促进科技成果高校转化。

  开发区行政审批局作为河北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已经整合了发改、规划、建设、土地、环保、安监等6个部门的审批职能,进行审批流程再造,实现了“一个大厅流转、一支队伍办理、一枚公章审批”的行政审批新模式。通过推行河北省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和渤海新区“三级联动四级服务”网上审批,建设审批OA系统,实现了从“企业亲自跑”向“文件网上跑”的转变,让企业少跑路甚至是不跑路,大幅节约了企业手续办理的时间和财力成本。现在,项目从通过规审会到取得施工许可证政府审批时限仅56个工作日。

  医药园区首开跨区域管理体制先河,大大缩短企业投产时间,同时医药园区所属的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入区企业能够享受更多的政策红利;

  ,渤海新区拥有80万亩建设用地和108万亩的未利用地,生物医药产业园处于渤海新区核心区内,全部为建设用地;

  医药园区处于京津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内,人力资源在更大的空间得以优化配置;

  区内有发达的交通网络,乘高铁从北京至沧州仅需51分钟,京沪二线、环渤海城际铁路等项目也都在积极谋划推进;

  区内拥有污水、供水、供电、危废处理、工业气体、蒸汽等医药企业生产所必须的配套设施齐全且价格低廉。

  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将突出发展高端原料药、医药制剂、现代中药、大健康产业和医药特色小镇,形成“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将

  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高标准、绿色生物医药示范园,成为中国北方的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形成“南有泰州、北有沧州”的新的战略布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沧州产业园

相关文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实践京津冀携手打造世界级港口群

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实践京津冀携手打造世界级港口群

  京津冀协同发展九年多来,三地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从竞争走向竞合,共同建设京津冀世界级港口群,携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早上八点,在河北黄骅港的津冀集装箱码头,一艘天天班海上巴士正在装货,几小时后,这艘满载货物的货轮将抵达80多海里外的天津港。   津冀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市场部副经理...

八亿时空获6家机构调研:我司已定购进口i线nm光刻机及配套设备(附调研问答)

八亿时空获6家机构调研:我司已定购进口i线nm光刻机及配套设备(附调研问答)

  八亿时空6月6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2年5月31日接受6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   一、介绍环节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各项核心经营指标稳步增长,取得了高于预期的经营成果。其中营业收入88,678.39万元,同比增长36.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70.76万元,同比增长21.26%。公...

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新机制带来新活力

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新机制带来新活力

  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是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外迁重要承接地,位于河北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外迁,‘逼’出了一个异地监管新机制,在全国开了先河。”沧州渤海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华峰说,我国医药行业实行属地管理,按相关规定,药企必须在注册地进行生产、接受监管,不能跨地域生产,否则只能重新进行药品审批。对此,京冀双方...

南大港产业园区为企业发展解难题 优服务 促发展pp——杨绍华到金长兴、鑫泉石化进行调研督导

南大港产业园区为企业发展解难题 优服务 促发展pp——杨绍华到金长兴、鑫泉石化进行调研督导

  日,沧州渤海新区南大港产业园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绍华一行到沧州金长兴石油产品有限公司、河北鑫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调研企业运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工作。杨绍华强调,要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全会精神转化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力推动园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来到沧州金长兴石油产品有限公司,杨绍华详细询问了企业现状、后...

嘉禾一方丨金秋游园会秋季专属福利美好生活正上新(本文有福利)

嘉禾一方丨金秋游园会秋季专属福利美好生活正上新(本文有福利)

  领取沧州印象·大运河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门票一张   隔绝城市浮躁,在内外皆园的蔚然景深中归于平静   沧州印象·大运河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   扩大沧州文化影响力提供了一个展示窗口   一方地产是一个非常有温度的房企   一直在致力于从不同维度探索业主的生活主场...

市政府召开第五十九次常务会议

市政府召开第五十九次常务会议

  (记者郭震 于海涛)9月12日,市长向辉主持召开市政府第五十九次常务会议,研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等事项。   在研究《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实方案》时,会议指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较好,近年来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但仍存在产业规模不够大、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以创新为动力,以...

年产30GWh远景电池制造基地落户沧州

年产30GWh远景电池制造基地落户沧州

  日前,远景科技集团与沧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远景科技集团旗下远景动力将在沧州打造智能电池产业基地,规划年产能30GWh,生产蕞新一代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产品,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除沧州外,远景动力在国内已在江苏无锡、鄂尔多斯和湖北十堰设有电池制造基地。   此外,双方还将围绕智能电池、智慧能源产业园、智慧港口等多个领域合作,共同推进沧州绿...

总投资50亿元沧州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又一新亮点!

总投资50亿元沧州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又一新亮点!

  原标题:总投资50亿元,沧州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又一新亮点!   沧州:为北京企业打造更好发展“新家”   ——中关村丰台科技园(沧州)协同示范园建设探访   “项目从洽谈、选址、签协议、开工,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隆冬时节,站在新厂房建设现场,来自北京市丰台区的中实净化公司总经理牟波说,“再有不到一年时间,我们的个性化定制新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