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沧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2021年河北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报告》对外发布

admin6个月前 (09-28)沧州产业信息21

  4月8日,省统计局对外发布《2021年河北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去年我省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要求,聚焦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力办好“三件大事”,积极构建协同发展大格局,主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

  报告显示,去年,我省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达到40391.3亿元,占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9%,与上年基本持平。

  去年,我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助企纾困、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从两年平均增速看,全省经济增长平稳回升。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长3.9%,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均保持在4.6%,全年增速回升到5.1%,全年增速比北京快0.4个百分点,比天津快1.2个百分点。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8.4%。

  去年,通过积极应对国内疫情散发多发局面,蕞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生产生活影响,我省在协同发展中的腹地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2021年,我省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765.0亿斤,连续9年超700亿斤。畜牧、蔬菜、果品生产稳定增长,猪牛羊禽肉产量461.0万吨,同比增长10.9%;牛奶产量498.4万吨,同比增长3.1%;蔬菜总产量5284.2万吨,同比增长1.7%;园林水果总产量1058.5万吨,增长2.6%,为京津提供了稳定的农产品供应保障。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8%。服务业平稳向好复苏,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5.5%,同比增速和两年平均增速均快于北京、天津。

  消费市场稳定恢复。去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09.9亿元,占京津冀比重为42.0%,两年平均增长2.0%,分别比北京、天津快2.7和7.5个百分点。

  2021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均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高新产业加快成长,得益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我省发挥“万企转型”行动和“千项技改”工程引领带动作用,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坚实有力。高新产业快速发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网上消费也在持续升温。我省加快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断释放新兴消费潜力。

  数据显示,2021年,我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877.2亿元,占京津冀比重由上年的21.4%提高到22.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2.0%,增速比北京、天津分别快7.2和24.7个百分点。京津冀三地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2969亿元,比上年增加1249.1亿元,占全国比重为12.0%。

  去年,我省加快创新型河北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势头强劲,创新主体活力显现。全省17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5个项目获中国专利奖。与京津共设科技专项,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超300亿元、增长40%以上,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超1000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超6000家。新增省级研发平台259家,院士工作站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2021年实现翻倍增长,达202家,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162家。截至2021年底,京津冀地区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9家,占全国的12.4%。

  中国农业大学涿州教学科研基地等项目在河北落地;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累计签约项目160个,总投资487亿元……

  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健全机制,优化布局,营造环境,有序制定配套政策。加强与北京对接,引导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向雄安新区、环京地区、省内其他市县梯度布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河北累计转入京津基本单位40238个,其中法人单位28853个,产业活动单位11385个。

  与此同时,雄安新区建设扎实推进。聚焦创造“雄安质量”目标,启动区和起步区等重点承接片区加快建设,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阶段。铁路、高速公路区域交通枢纽初步形成,总长度545公里的“四纵三横”高速公路和对外骨干道路网络全面建成。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商务服务中心、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域内完成投资增长22.1%,增速保持全省领先。白洋淀水质达到Ⅲ类,实现历史蕞好水平。

  京哈高铁京承段正式开通运营,京唐城际、津兴城际等项目加快建设,曹妃甸港区新增LNG码头、黄骅港矿石码头续建工程等加快推进……

  报告显示,目前,河北铁路里程达到805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8087公里,均居全国前列,基本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河北与京津交通一卡通实现县级全覆盖,加快融入首都“1小时交通圈”。

  河北与京津积极开展联合行动,开展区域重污染天气应对联合预报会商,圆满完成重点时段空气质量保障任务;落实京冀、津冀重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密云水库上游潮河、白河和于桥水库上游沙河、黎河出境断面全部达到Ⅱ类标准

  产业转移深入推进。河北成功举办“央企河北行”、廊坊“5·18”国际经贸洽谈会、京津冀互联网产业对接会、京津冀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招商活动,中国船舶涿州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河北京车首列地铁列车完成总装下线年全省承接京津转入单位5616个,其中,法人单位3475个。

  报告显示,去年我省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我省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六稳”“六保”之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2.51万人,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8%,控制在年度计划目标以内。

  去年,我省全力推进20项民生工程和10项民生实事,80%以上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民生领域。物价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1.0%。民生商品物资供应充分,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河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3%,增速分别高于北京、天津0.2和0.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三地公共服务领域合作也在深入拓展。积极推动京津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河北延伸,持续抓好中小学跨区域合作办学,高职院校跨省市高职单招试点有序开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北医三院崇礼院区一期项目完工并投入运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纳入第二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检验结果互认机构达到485家、互认项目43项,跨省(省内)普通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机构实现县域全覆盖。(河北日报记者 方素菊)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沧州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揭牌仪式在天津举行

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揭牌仪式在天津举行

  您的位置:首页河北新闻正文   河工新闻网讯(记者张莉慧)5月12日,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门举行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揭牌仪式。   2015年,京冀两地开始合作共建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目前已吸引国内外60家知名医药企业78个项目入驻,总投资200亿元,初步形成“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产业链条。为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合作,京津冀三...

前5个月沧州市完成快递业务收入1264亿元

前5个月沧州市完成快递业务收入1264亿元

  从沧州市邮政管理局获悉,今年1至5月,沧州市累计完成快递业务量(寄件量)15234.66万件,完成快递业务收入12.64亿元。   近年来,沧州市积极鼓励电商领域创新创业,有针对性地扶持一批营销模式新、带动能力强、发展速度快、市场认可度高的电商企业,充分发挥服装、汽车用品、鱼竿渔具、玻璃制品、杂粮、枣制品等传统产业优势,促进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全市各地特色...

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落户河北

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落户河北

  由于政策上的创新,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迅速得到北京医药企业的积极响应,目前有入驻需求的企业已达到47家,涵盖北京市化药企业中双鹤、万生、协和等一批重点企业。   新华网北京1月19日电(记者孔祥鑫、阳娜)19日,北京市经信委与河北省工信厅共同签订京冀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框架合作协议,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落户河北沧州,双方将就生物医药进行全产业...

吴桥县新冠肺炎巡诊小队+发热诊室一览

吴桥县新冠肺炎巡诊小队+发热诊室一览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沧州吴桥县新冠肺炎巡诊小队名单和发热门诊的设置情况,详情请见正文。   为方便辖区群众就医,吴桥县新冠肺炎巡诊小分队与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设置公示如下:   2023年沧州初中寒假放假时间为2023年1月12日,自2023年2月7日起错时错峰开学,详见正文。   2023年寒假沧州各中小学自2023年2月7日(正...

媒体看中捷丨沧州中捷产业园区2023秋季大型招聘会成功举办

媒体看中捷丨沧州中捷产业园区2023秋季大型招聘会成功举办

  丹桂飘香,金秋送岗,10月24日,沧州中捷产业园区2023秋季大型招聘会在园区友谊广场成功举办。   招聘会上,求职者络绎不绝,有序入场。用人单位精心设置宣传展板,向求职者详细介绍企业基本情况和岗位具体要求,并耐心解答问题,诚邀求职者加入。   工作人员为求职者介绍岗位信息 摄影 时华清...

年产30GWh远景电池制造基地落户沧州

年产30GWh远景电池制造基地落户沧州

  日前,远景科技集团与沧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远景科技集团旗下远景动力将在沧州打造智能电池产业基地,规划年产能30GWh,生产蕞新一代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产品,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除沧州外,远景动力在国内已在江苏无锡、鄂尔多斯和湖北十堰设有电池制造基地。   此外,双方还将围绕智能电池、智慧能源产业园、智慧港口等多个领域合作,共同推进沧州绿...

按下“快进键”!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全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按下“快进键”!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全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连日来,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多措并举,全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今年春节以后,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及时解决企业落地和生产问题,中捷产业园区组建了企业服务中心,公布了服务企业“110”热线小时不间断收集和整理企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这个“联络员”的角色,在疫情后复工复产工作中更凸显了重要价值。一是充当企业和包联单位的中转角色,积极督促...

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沧州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沧州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聚焦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大力发展市域“4+5+3”主导产业   河北日报讯(记者戴绍志)日前,位于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河北赣锋锂业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碳酸锂电池材料项目投料试生产,沧州市清洁能源产业再添生力军。该项目是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的锂电池产业链条上具有补链、强链作用的重点项目,总投资3亿元,所生产的碳酸锂是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材料。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