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简报——第115期
沧州市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 简报—— 第115期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更是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新华区认真贯彻河北省物流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坚持把物流业的集聚化、规模化发展作为推进城市经济增速转型的重要一环来抓,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谋划建设了沧东物流园区,着力引进和实施了一批战略支撑项目,并在2012年将园区成功增列为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一个集商贸物流、货运配载、信息服务、仓储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物流聚集区正在加速崛起。
一、抓平台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沧东物流园区位于沧州市区东部,以长芦大道为主轴线,北至渤海路,南至捷地减河,东西各延伸一公里,规划占地约21.24平方公里。该区域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京津“一小时经济圈”内,距北京、石家庄和济南机场均为200公里,天津机场130公里,距黄骅港70公里,周边拥有京沪、朔黄、沧黄铁路和京沪、石黄、保沧、津汕、廊沧等高速公路,与104、307国道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拥有铁路作业线条,专业市场、储运物流、汽车销售等服务业企业700余家,经营商户2000余户,人流、物流、信息流比较集中,发展物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把这一区域打造成全区产业特别是商贸物流业聚集发展的高地,2011年,新华区立足区情实际,紧紧抓住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和省重点支持沧州发展的重大机遇,提出了“三区一城”(核心经济区、沧东物流园区、新华工业园区和东部新城)的发展思路,把沧东物流园区作为全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来抓,成立了临时管委会,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园区,服务园区项目建设。为了进一步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将这一平台做大做强,新华区一方面积极向省、市争取,于2012年11月将沧东物流园区成功增列为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这是我市获批的第三个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各项优惠政策暂时参照省级工业聚集区政策执行;另一方面,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百川路、海丰大道,增设了通讯塔和公交线KV变电站、八里屯110KV变电站建设,启动了昊天供热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园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10.62平方公里,拥有各类工商企业、商户2300余家(户),业务辐射江、浙、鲁、豫、辽、湘、吉、京、津、沪等23个省市,年货物吞吐量近1000万吨。2012年,园区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税收1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1万人。预计至2013年底,园区工商企业及商户可增至3000余家(户),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税收1.3亿元,从业人员可达1.4万人。
科学规划是构筑园区平台、发展园区经济的根本导向。新华区结合园区发展实际,统筹考虑当前、近期、长远三方面因素,聘请中钢产业设计研究院、人民大学文创规划设计院对园区进行了总体规划。规划突出了“三个结合”:一是把园区规划与城市功能提升相结合,把沧东物流园区作为沧州市的一个主要功能区,依靠其发展活力和扩张力,带动城市的扩张和功能完善,同时通过城市化为园区发展提供配套服务和后续保障。二是把园区产业规划与培育产业特色相结合,对园区进行准确定位,明确产业发展方向,通过抓好规划,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企业集群,形成产业规模优势。三是把园区用地与城市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相结合,按照城市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合理排布项目,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搭建好发展平台。
3个功能区:北部仓储物流功能区,在渤海路以南、永济路以北,建设以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物流等为主导产业的大型、多功能综合物流园区,具有物流资源整合、信息处理、中转交易、多式联运、集中仓储、配送加工和辅助服务等功能。中部商贸服务功能区,在永济路以南、海河路以北,建设家居建材、装饰五金、小商品等大型专业市场群和高标准的商住区,具备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生态居住和文化教育四大功能,打造既有商业中心功能,又有城市物流特点的高档都市商业流通中心。南部农业服务功能区,在海河路以南区域建设以农产品销售、仓储、冷链物流以及农业观光旅游为主的农业服务区。通过科学分区,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提高产业支撑和人口聚集能力,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园区只有靠聚集项目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新华区坚持把项目的招商、落地、建设和达产达效作为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千方百计引项目。积极“走出去”、“请进来”,采取小团组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面向京津、长三角、珠三角、江浙闽和港台等重点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主攻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着力引进产业带动力强、技术支撑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和亿元以上内资项目,凭借投资商的雄厚实力,对项目区域进行成片建设,促进园区商贸物流产业规模化、一体化、高端化发展。近年来,先后引进了香港龙采、浙江华太、居然之家、河北物流集团、邯郸华信集团等一批大型财团入驻园区。目前,恒大、中储物流等国内行业领军企业正在洽谈园区投资事宜。二是全力以赴建项目。新华区明确一名副县级干部专门负责物流园区建设,并且将园区每个项目都成立了建设指挥部,从项目前期手续跑办,到蕞后竣工,全权负责,一抓到底,全力做好跟踪和服务。同时,成立了征地工作指挥部,制定了工作方案,排出了时间表,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精神,全力以赴打好征地工作攻坚战,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园区内项目征地任务,为加快项目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园区内续建、新上商贸物流项目9个,总投资98亿元,规划用地2400亩。全部建成运营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其中,投资15亿元的彩龙商贸广场项目,居然之家沧州店运营良好,44栋商铺10月份可正式开业;投资15亿元的综合物流园项目,板材加工车间已投入运营,年加工量20万吨;投资15亿元的国际五金城项目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的佳兴仓储物流中心项目,3万平方米铁路仓储库已建成投入使用,3万平米散货仓库主体完工;投资13.1亿元的华信现代农业物流配送中心、投资6亿元的生产资料物流园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一是加强管理。市编办《关于组建沧州市沧东物流产业聚集区管理机构的批复》(沧机编办〔2013〕44号)下发后,新华区立即正式组建了沧东物流园区管委会,注重加强管委会领导班子建设,将蕞优秀的人才选拔到管委会领导班子和重要岗位。同时,不断加强管委会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和业务水平,形成精干的管理队伍。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进一步完善了管委会办事程序,明确了职责分工,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全程代办制、层级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建立了管委会工作季评制度和无为问责制度,强化效能监察,提高行政效能。二是强化服务。管委会成立以来,坚持和完善项目建设责任制和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制度,针对企业需求,定期组织现场办公,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协调力度,及时解决项目用地、规划、用水、用电等问题,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另外,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督促检查,每周一督查,每周一通报,确保项目建设按照时间节点加快推进。同时,深入研究国家、省、市政策,积极协调国土、税务、发改、工商等部门,向上争取投资、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努力为园区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一是创新投融资机制。采用市场化的方式开发园区,吸引社会资本和其他各种金融资本进入园区。目前,园区管委会正与华凯集团洽谈,拟在园区新建华凯物流园项目,由华凯集团对廊沧高速连接线亩土地进行整体开发。华凯集团拟在报批的1平方公里区域内先期打造基础设施,计划修建道路2条,铺设供排水、电力管网等,新华区正在积极向市政府申请有关园区的审批政策。二是创新招商方式。加大展会招商力度,通过武术节、杂技节等大型本地节庆活动平台,邀请意向客商,借助展会优势对外推介宣传,吸引客商来沧考察洽谈。同时,积极促成合作招商,研究乐购超市、居然之家等合作模式进行推广,利用现有项目业态,促成企业与国内外高端品牌的合作。谋划“园中园”建设,通过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渤海新区的对接,招引大型项目、实力投资企业对园区进行成片开发管理,通过他们的开发管理经验优势,发展“园中园”项目,更大程度的加强与港口及周边区域的配套衔接,与园区整体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三是创新服务。目前,园区管委会正抓紧建立园区自主网站,发布园区招商信息、产业政策、经济动向等内容,为园区物流业务提供信息发布、业务接洽以及物流资金结算等服务。同时,积极推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园区企业之间的应用,大力推进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系统和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为园区内物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高效创造条件。加快组建物流企业协会,以共同打造沧州物流品牌为准则,吸收具有二、三、四级货运经营资质的企业和较大型的货运站为会员,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全市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