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沧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沧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admin10个月前 (09-28)沧州产业信息16

  本规划是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属于宏观战略性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沧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与行动纲领。规划地为河北省沧州市,包括运河区、新华区2个区,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4个县级市,沧县、青县、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肃宁县、南皮县、吴桥县、献县和孟村回族自治县10个县,总面积13419 平方公里,总人口737.50万人。沧州东拥渤海,西望太行,北倚京津,南接齐鲁。沧州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沧州距北京200公里,距天津100公里,距石家庄和济南省会城市均为220公里,是京津1小时交通圈内城市、首都经济圈次中心城市;沧州地处我国东部南北运输和西部出海大通道上,是中国著名石油化工基地和北方重要陆海交通枢纽 。港口:黄骅港年吞吐量过亿,使沧州市真正成为冀中南区域陆海综合枢纽城市和亚欧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堡。高速公路:形成五纵两横的高速路网,纵向有沿海、京沪、京台、津汕和大厂高速,横向有石黄高速和保沧高速。高铁/铁路:沧州是京沪高铁在河北省的重要节点,此外京九、京沪、朔黄、邯黄铁路穿越沧州。城铁:根据《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2015-2030)》,未来实施石沧黄城际铁路建设;津沧城际铁路、石衡沧城际铁路、定沧城际铁路也纳入规划建设日程;此外,沧州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黄骅港—黄骅—沧州中心城区—任丘—北京二机场城际铁路。航空:沧州有专用防蝗机场、空军基地,多个国际机场在沧州中心城区设立候机楼,有直通机场的专线快速公交;此外,沧州机场及四座地方通用机场、北京第二国际机场的建设将为沧州市发展提供交通便利。规划主要依据国家、河北省及沧州市制定和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上位规划、重要文件、文献等编制而成,此外本规划还参考了沧州各区县市已编制的旅游相关规划等。

  一、发展成就在沧州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下,在《沧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科学指导下,沧州市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在旅游产业规模、目的地空间格局、创新产品打造、城市品牌影响力、旅游发展环境五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超额完成预定目标2015年沧州市旅游业总收入99.11亿元,比2010年增加65.91亿元(2010年33.2亿元),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产值目标(79.2亿元)。截至2015年底,沧州市A级以上旅游景区共25家,比2010年末增加16家(其中4A级景区2家——吴桥杂技大世界、东光铁佛寺,3A级景区4家——黄骅河北海盐博物馆、沧县纪晓岚文化园、河间府署、肃宁中国裘皮城,2A级景区19家);星级宾馆共23家(其中五星3家,四星9家,三星8家,二星3家);各类旅行社110家。(二)空间节点不断丰富,目的地格局现雏形“十二五”期间,沧州加大南大港湿地国际文化旅游城、吴桥杂技文化产业园区、沧州御河整体改造项目、肃宁华斯裘皮产业园、中捷世博欢乐园等十大重点旅游项目推进力度,全市46个在建旅游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8.65亿元,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十二五规划中的“一城三带十二个旅游区”旅游发展空间格局雏形初现。一城:沧州市区、青县、沧县构建城市旅游发展核心,逐步形成以“运河文化、武术文化和杂技文化”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三带:大运河文化旅游带、滨海休闲旅游带、白洋淀生态文化旅游带形成不同程度的旅游产业集群,成为沧州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十二个特色旅游区:随着一系列项目建设完成,十二个特色旅游区发展初具规模,成为展示沧州魅力的旅游窗口。(三)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形成八类特色产品一是生态观光,主要包括:南大港湿地、华北明珠白洋淀、古贝壳堤、盐田等;二是杂技摇篮,主要包括:吴桥杂技大世界、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杂技器具等;三是功夫故里,主要包括:640家拳社、53种武术门类、拳械以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四是历史文化,主要包括:沧州旧城、河间府署、纪晓岚文化园、铁佛寺、泊头清真寺等;五是特色农业,主要包括:冬枣、金丝小枣、泊头鸭梨、青县有机蔬菜等;六是商贸购物,主要包括:肃宁中国裘皮城、三井酒业、献王酒业、燕京啤酒等;七是都市观光,主要包括:狮城公园、名人植物园、青县南海公园、大运河观光带、清风楼等;八是渤海明珠,主要包括:黄骅港、黄骅新城、渔乡渔村、河北盐业博物馆、名人高尔夫球场等。(四)旅游品牌初步树立,市场呈现崭新局面围绕提高旅游业市场竞争力,开展了一系列连续性的宣传促销活动,初步树立了“运河古郡、渤海明珠”城市旅游品牌,使沧州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促进了国际、国内客源市场的全面发展。开展以“休闲惠民、美丽沧州”为主题的沧州人游沧州活动,推出西部历史文化观光带、中部京杭大运河观光体验带和东部滨海休闲度假带3条精品旅游线路,协调开展“游学渤海,品味沧州”、沧州一日游等旅游活动。在《中国旅游报》、《渤海早报》及主要媒体对沧州旅游形象及本地旅游企业进行了专题宣传。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黄骅市河北海盐博物馆走进了央视、台湾媒体CTV(中视)等主要媒体。参加“环渤海16港口城市旅游合作组织”的历届年会,并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北京旅博会等各类旅游展销活动。与廊坊、衡水共同成立了京杭大运河河北旅游营销联盟,加入冀鲁边五市旅游营销联盟和京福高铁沿线旅游联盟,并与天津西青区签署区域旅游联盟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黄骅冬枣采摘节、肃宁国际皮草交易会等节庆活动,大力宣传城市旅游品牌。(五)旅游发展环境优化,基础配套稳步推进在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一是推动智慧景区建设,推进景区门票预定、电子门禁、电子商务、无线覆盖等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二是设计推出“智游狮城”APP软件。在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加大旅游安全督查、旅游执法工作力度,严防各类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推行旅游服务标准化;三是狠抓旅游安全生产。在交通便捷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完善高速体系;二是建成沧州客运西站游客集散中心;三是完善标牌系统,将国道、省道上A级旅游景区的标识标牌纳入整体交通标识系统,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使用。在惠民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免费游览场所开放;二是对老年人、学生、军人、残疾人、城乡低保等特殊人群执行优惠;三是联合京津及周边地区制作发行区域旅游“一卡通”、优惠年卡。在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法规建设,全面贯彻《旅游法》;二是全面整治提升A级旅游景区市场秩序,取缔黑旅行社3家,查处黑营业部10余家,打造卫生整洁、管理到位、服务优良、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二、存在问题十二五期间,沧州市旅游业仍存在市场品牌吸引不强、产品功能业态单一、整体产业规模偏小、公服配套短缺、管理机制不善等问题。(一)市场品牌吸引不强,“大吴桥,小沧州”吴桥杂技名声在外,知名度较高,而沧州全市旅游品牌尚处于市场洼地。具体表现为:一是百度指数反映吴桥的关注热度要远高于沧州;二是吴桥的移动搜索指数同比呈现上升趋势,沧州则同比呈现下降趋势;三是沧州市的旅游形象营销乏力,尤其是在移动终端方面。 其原因在于吴桥通过吴桥杂技大世界落地性景区、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这一国际性杂技盛会,将品牌理念、人才器具输至世界各地,大大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相反,沧州市整体品牌缺乏有机统一整合、核心价值提炼、系列支撑项目和大型品牌宣传,故出现“只知吴桥 不知沧州”窘境。(二)产品功能业态单一,“有资源,低品质”景区等级偏低,观光主导,休闲消费业态缺乏,未形成复合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导致消费无处释放。景区等级偏低:截至2015年底,沧州市A级旅游景区25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9家,全市无5A级景区,4A级景区2家, 3A级景区4家。乡村旅游品质不高:现有乡村旅游点发展较粗放,未能整合形成多元复合化的产品聚集区。配套休闲消费业态缺乏:星级宾馆数量不多,特色餐饮街区不足,大型旅行社数量不够,旅游购物商街(点)缺少。(三)整体产业规模偏小,“强工业,弱旅游”沧州市为工业重镇,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旅游业所占比重较低。从自身发展看,2014年沧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133.38亿,三次产业结构为10.1∶51.9∶38.0;2014年沧州市接待旅游人数10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8.9亿元,约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5%,占第三产业的6.6%。与省内其它地市对比看,沧州市GDP排名全省第三,旅游产值排名全省倒数第二 。(四)公共服务配套短缺,“大交通,弱循环”外部交通便利,处于京津1小时交通圈,内部缺乏快速接驳各地的旅游公服体系。外部:水陆空立体化交通网,通达主要客源地城市,如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内部:缺乏快速接驳各景区点的立体化旅游交通网络与旅游功能配置的配套设施,包括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导览标识、休憩驿站等,旅游目的地交通集散公服网络有待形成。(五)管理体制机制不善,“重管理,缺机制”管理体制创新改革不足,市场化运营亟需措施。市旅游局重视行业化的引导和督查,但缺乏创新有效的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包括“三权分立”的景区管理机制、社会资本参股旅游的投融资机制、旅游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乡村旅游发展引导培训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等。旅游管理部门规格不高,地方旅游局多为文体广新局下联合办公,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专业性的旅游协会组织缺乏,“政府+协会”的行业管理机制不健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沧州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河北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招聘聘用制教师及卫生医疗人员公示

2022河北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招聘聘用制教师及卫生医疗人员公示

  来源:######中捷产业园区党委信息中心发布时间:2023-02-08 16:23:57   根据《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2022年公开招聘聘用制教师及卫生医疗工作人员的公告》有关规定,经过笔试、证件审核、面试、体检、考察和资格复审等程序,现将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拟聘用人员面向社会进行公示。   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2022年公开招聘聘用制教...

【星辰大海】沧州:开启向海图强新篇章

【星辰大海】沧州:开启向海图强新篇章

  去年,黄骅港货物吞吐量完成3.11亿吨,同比增长3.35%,超额完成年计划,创开港以来历史新高;集装箱吞吐量87.1万标箱,同比增长19.2%,完成年计划80万标箱的109.63%,打破了自2016年集装箱正式运营以来的历史纪录……新年伊始,一组组数字从冬日的渤海畔传递开来,奏响沧州市向海图强的动人序曲。   2021年,沧州市围绕构建“一港双城三带四区”发展格局...

一群人的“梦想”一座城的“智慧”

一群人的“梦想”一座城的“智慧”

  一群人的“梦想”,一座城的“智慧”   近30000天的人生,至少有10560天在园区中度过   智慧园区应用集成平台,全场景数字化转型工具   基于上百个园区信息化项目实践经验,提供   成熟应用构件,以类似APP Store的形式为不同体量、不同类型、不同组织架构、不同运营模式的各类园区提供可自由组合的信息...

中南高科·沧州产业园项目

中南高科·沧州产业园项目

  项目概况:中南总部位于江苏南通,是一家拥有商业、建筑、企业、金融、教育、产业园开发等多元化业务板块的上市公司。2019年中南集团位列与中国企业500强第94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9位。中南高科产业公司是中南集团全资子公司,是一家建设运营产业园的专业公司。   建设内容及当前形象进度:该项目分为两批地块开发,头部批地块200亩,第二批地块195亩,建设二三层标...

中捷产业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紧急寻找次密接及次次密接的通告

中捷产业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紧急寻找次密接及次次密接的通告

  密接人员王某曾于2022年3月9日11:40-50分到中捷医院做核酸检测,排队2小时左右,14:00左右采集核酸,现金支付后回到东方明都家中。15:28-15:42在中捷贝尔门市5号商铺鑫汇副食店(老霍家菜店)买菜。   次密接人员王某分别于2022年3月7日17:37-17:39分、3月8日16:27-16:32分到中捷贝尔门市5号商铺鑫汇副食店(老霍家菜店)买...

中捷产业园区:“宴海如梦”沉浸式文旅产业园项目稳步推进

中捷产业园区:“宴海如梦”沉浸式文旅产业园项目稳步推进

  近日,走进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宴海如梦”沉浸式文旅产业园项目正在加紧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宴海如梦”沉浸式文旅产业园是省重点文旅项目。该项目集商业、娱乐、旅游、办公于一体,主要建设沉浸式文旅商业综合体及配套服务中心、度假酒店、商业步行街等。项目规划占地50亩,总投资6.97亿元。项目投运后,将通过非遗展示、幻灯艺术、舞台剧演绎、互动体验等方式,...

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沧州区域建设实施方案出台

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沧州区域建设实施方案出台

  日前,我市出台《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沧州区域建设实施方案》,以“十四五”期间沧州全域纳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示范区建设,打造成果转移转化新优势,推动重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大幅提升,形成机制灵活、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为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按照方案要求,我市将围绕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工程、强化成...

京津冀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疏通跨区域产业链

京津冀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疏通跨区域产业链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杜燕)京津冀三地落实产业功能定位,聚焦新兴产业,分工协作,激活创新链、补强产业链、打通供应链,努力解决跨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堵点”,提升京津冀产业能级,加快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共同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篇章。   今天,在北京举行的中关村论坛同期举办第24届科博会。为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三省市协同办联合设立京津冀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