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四联三创”打造京津冀重要产业支撑区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作为沧州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的沧州经济开发区,携“近水楼台”的便利及环境、产业、政策等优势,正全力抢抓机遇,积极对接京津,以“四联三创”的方式,全方位吸引和承接京津高新技术产业落户。
在4月3日召开的中心城区工作调度会上,市领导对沧州开发区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开发区,作为一个有着20多年历史的开发区,应该有更快的发展、更大的规模。必须要有紧迫感、压力感,必须要有奋力一搏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开发区引进项目的体量和质量,特别是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为落实好这一要求,沧州经济开发区主动出击,全面打响招商引资“京津战役”,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为京津冀重要产业支撑区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在京成立招商联络
处,整个招商工作按照“四联”展开:联线——由处级干部分别联系国家和北京市发改委、国资委,多方寻找信息;联面——在北京市企业集中的中关村、大兴、顺义等地,每一个处级干部分包一个区域;联人——联系央企、国企、外企和大型民企的重点关系人;联业——联系一个行业、一个协会、一个总部。
目前,在对接京津中,通过“联业”,先后与中韩企业联谊会、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中国网库总部等30多个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结对联姻,并聘请他们为招商代理和顾问,形成抓住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的招商效应。通过“联人”,对在京的100家央企和71家国企,逐一梳理,先后与中国医药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分公司等26家央企、国企进行洽谈,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产业开展专题对接。
按照协同发展、服务京津的要求,沧州开发区以大开放、大提升、大协作为重点,进一步创优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发展平台:创优产业支撑平台——在着力打造台商产业转移创新基地的同时,按照产业布局,大力推动管道装备园、生物医药园、安防产业园等功能园区建设,形成强大、完备的产业支撑体系,增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吸附力。创优基础设施平台——全面实施道路联通、城中村改造、生产生活配套和绿化亮化美化四大工程,切实提升园区形象,为承接京津产业项目转移夯实基础设施平台。创优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的科技创新平台作用,通过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大力提高对京津技术、人才吸纳力。设立科技创新扶持基金1000万元,重点瞄准京津地区科研成果,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开辟京津学子创业绿色通
道,鼓励支持在京津的高端人才和沧州学子来区创业。
据沧州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来,开发区紧盯世界经济形势新变化和国内产业格局调整新趋势,按照“一区分多园、多园带一区”的定位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发展,一批针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取向的特色园区开始建立,愈发凸显了其多功能、专业化、综合性工业新区的个性和魅力。“区中园”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区内逐步成为聚集大产业、构建大园区的发展平台,台商工业园、安防科技园、塑料产业园、生物医药园等园区内的各个项目正快速推进。
目前,台商工业园总投资1.25亿美元的敏丰家居百叶窗帘、汽车塑料零配件、瀚强汽配高档活塞和电视卫星天线个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下半年竣工投产;总投资
54.34亿元的台湾六合汽车轮毂和发动机总成生产等7个项目已完成选址和土地清表工作,5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管道装备园共有规模以上管道装备制造企业30家,钢管年生产能力达600万吨,并配套合作建设了国家级管道及元器件检验检测中心和装备再制造示范基地,可为华北地区管道装备业提供一流的研发中心和检测平台。塑料产业园规模以上企业10家,年产值15亿元。现代物流园吸引了上海中金钢铁、好日子和北京汇通等一批具有市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物流项目入驻,将成为引领沧州物流行业发展和大物流产业的新平台。安防产业园内的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防网络、深圳盾牌安保器材、北京市雷兆安报警器生产等9个项目已正式落户,并将于6月开工建设。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