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县:地沃人勤满园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时值金秋,群众收获,机器轰鸣,车辆奔忙,各个特色种植产业基地都沉浸在即将丰收的喜悦中,广袤平原上,一幅五彩斑斓的田园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种瓜篓,‘天时、地利、人和’,我们都占全了,这就坐等腰包鼓起来!”位于陈店镇欣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瓜蒌种植基地内,一个个绿宝石状的瓜蒌结的饱满又稠密,翠绿繁茂的瓜蒌藤下不时传来负责人王红瑞爽朗的笑声。
“瓜蒌”是药食两用佳品,浑身是宝,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的功效,经济价值相当可观。作为南药北移、北药南栽的过渡地区,我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特别是“两合土”分布广泛,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非常利于瓜蒌生长。丰富的光照也可以间接的延长瓜蒌的生长周期,使瓜籽更加饱满,质量和产量更高。
搭乘驻马店市全力建设“中国药谷”的“高速列车”,依托市、县两级对中药产业的支持,我县各乡镇大力扶持瓜蒌等中药材种植产业,王红瑞、何志德夫妇就是在各类惠农政策扶持和农技专家指导下开展瓜蒌种植,从试种到规模种植,几年的时间,他们从“门外汉”逐渐摸出了种瓜蒌的门道。去年,基地的瓜蒌亩产就达到400斤,每亩可盈利5000元左右。自己的瓜蒌种好了,基地还带动周边群众一起种植瓜蒌,无论谁家在种植中遇到难题,基地都会慷慨的把技术员“借”去指导技术。目前正值瓜蒌的疏果期,到下个月,陈店镇的瓜蒌种植户就会见到丰厚的回报。
目前,瓜蒌种植已经全域铺开,成为宋岗、陈店等乡镇的支柱产业,全县瓜蒌种植面积超5000亩,亩均产值近万元,带动就业近万人,并正致力打造“瓜蒌种植小镇”特色招牌,擦亮中药材种植的亮丽名片。
从瓜蒌基地一路向东,行至关津乡王楼村,500余亩连片种植金丝皇菊正次第绽放,遍地金黄,仿佛为大地铺上一层“黄金甲”,虽还不到采摘季,但已经吸引大量的周边游客纷至沓来,赏花拍照。
“今年的菊花已经全被信阳市的一家药厂收购了,我们只需负责种植管理,以后每年都会按照这个模式发展。”王楼村金丝皇菊种植基地负责人张秋峰介绍。
在一系列政策引导与帮扶支持下,返乡创业青年段飞投资百万元、流转土地500余亩,通过金丝皇菊特色种植带领全村群众致富,同时打造育苗、种植、加工、销售、观光等全产业链。基地种植的金丝皇菊在市场供不应求,每年在种植伊始就被“订购一空”,亩产利润可达12000元以上。
公司实行企业+合作社+农户”为主的双绑机制,建立龙头企业绑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支持引导群众种植金丝皇菊,并签订合同以保护价收购,让群众在土地流转、务工、种植等方面增加收入,依托菊花基地,当地群众每年至少可增加收入20000元以上。
种植基地还成功实现了农旅融合。金丝皇菊花期相对较长,盛开时硕大的花朵繁密茂盛、贵气非凡,具有极佳的观赏性。王楼村已连续成功四年举办菊花展,年均游客量3万余人,带动当地1000户群众实现增收,走出了一条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农旅融合的全产业链道路,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助推群众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县特色农产品种植“百花齐放”,发展了陈店高粱、顿岗水稻、关津菊花、弥陀寺辣椒、砖店番茄、猕猴桃等一批主导特色农业产业,同时大力推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绘就“春看油菜夏采荷,稻花香里赏秋菊”的田园风光,乡村“颜值”与“品质”双提升,肥沃土地上“满园生金”,农民群众鼓了腰包、富了口袋,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齐头并进的特色产业发展“黄金大道”的阔步前行。
下一步,我县将牢牢把握乡村振兴着力点,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依托丰富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种植,打造特色种植区域品牌,实现资源蕞优配置。同时打造返乡创业良好环境,精心引导培育特色种植产业,持续擦亮特色农产品种植名片,实现群众增收、乡村提质、经济增效。(来源:掌上新蔡 杨琳琳/文 桂富强/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